大竹縣位于四川東部,具有40余年雜交水稻制種歷史,常年水稻制種面積2.7萬畝以上,年產優質種子400萬公斤以上,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縣、國家級水稻制種大縣。近年來,大竹縣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提升數字鄉村建設,大力推廣智慧農業,廣泛應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遙感等高新技術,實現“互聯網+現代農業”。
為進一步推進水稻制種規模化和機械化、制種基地監管服務信息化,加速構建現代農業體系,我公司于2022年8月承接了大竹縣種子管理站雜交水稻制種示范試驗基地智能化建設項目,在四川達州大竹縣選取了150畝水稻制種示范基地,用于建設一整套農業物聯網基地管理云平臺。平臺集成田間監測物聯網設備、無人機系統、中心機房控制中心、制種智能化平臺、物聯網生產過程管理系統平臺、制種生產分析指揮及展示平臺等多個系統架構,可實時監測農田環境變化、病蟲害預測預報、提供農情決策管理,實現種子生產全程信息化管理,種子質量可追溯、責任可追究。
制種生產指揮控制中心
通過PC端“大竹智慧種植云平臺”或手機移動端“本樂云農”小程序對大竹種子管理站雜交水稻制種示范試驗基地的種植規劃、農事活動、設備資源等進行遠程控制和管理。登錄“大竹智慧種植云平臺”對基地管理信息、土地信息、作物信息以及種植過程中的所有農事信息,包括生產計劃、田間巡檢、農事記錄、采收、購買和銷售記錄等進行詳細錄入,實現農作物生長周期的可視化管理。
田間監測物聯網系統
田間監測物聯網系統由無線農業氣象墑情綜合監測站、視頻監控系統、智能蟲情測報系統共同構成。
無線農業氣象墑情綜合監測站:通過在大竹縣同心村和老學堂安裝多臺氣象墑情監測設備,采集農田環境溫度、環境濕度、風速、風向、氣壓、降雨量、太陽總輻射、二氧化碳、光照度、氧濃度、土壤溫度、土壤濕度、土壤pH值等環境氣象參數和土壤墑情信息,并實時上傳至云平臺。
視頻監控系統:在田間部署多個高清攝像頭,進行遠程連續定位攝像,可定時采集農作物、植物生長發育狀態和各類生物在自然狀態下的動態、病害活動的照片,并將采集的照片自動上傳至云平臺。
樂云數字農業大屏
用戶和管理人員可通過“樂云數字農業大屏”對制種基地的地塊資源、農作物生長狀況、農田環境、農業四情以及設備狀態等信息進行實時查看和歷史數據查看,可指導用戶科學施肥、灌溉、噴藥,防災減災,降低病蟲害發生程度,控制成本,提高產量。通過高清視頻實時掌握制種基地的農作物生長狀況,使用戶能夠及時發現生產過程中農作物存在的問題,還可用于制種基地的受災情況監控,當災害發生時,管理人員能遠程實時對受災地塊進行應急指揮工作,實現遠程應急。
....................................
本樂科技依據現代農業發展理念和未來我國農業發展整體趨勢,聚焦用戶農業生產的實際需求,高質量推進項目建設,提升了大竹縣水稻制種示范基地的農業生產管理水平,綜合考慮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該項目具有很強的可實施性和示范引領作用。